留学生征文获奖作品——赴一场风花雪月,看世间的变化无常
发布时间:2016-07-08
2016在京留学生征文获奖作品
一等奖
作者:林善雯(马来西亚)
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
我来自马来西亚,一个四季如夏的国度。从小,对四季的变化一直都没有十分深刻的体会,习惯了那花草树木、习惯了那蓝天白云,因为习惯,所以对身边的事物习而不察,直到我来到了北京。
风
北京的风,尤其是寒冬的风,是个如此矛盾的存在。它变幻莫测,时而安静沉稳,时而飞扬跋扈。无风的日子,伴随着的就是雾霾,整个京城仿佛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人们多么希望此时能来一场风,驱散那片雾霾;起风的日子,人们却闻风丧胆,整个京城仿佛就是寒风的俘虏,万物只能任风肆虐大地。风,既是雾霾来袭时人们的救星,又是人们畏惧的对象。
我特别喜欢北京的蓝天,觉得它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天空。而北京的蓝天,又与风息息相关。起风的日子,北京的天空蓝得如此清澈;无风的日子,北京的天空因被雾霾笼罩而变得非常污浊。因风的变幻莫测,北京的蓝天也显得特别珍贵。每个早上,我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透过宿舍的地板看当天天空的倒影,看那天空的颜色。风的无常,让我更加珍惜北京的每一个蓝天。
在马来西亚学习汉语时,曾学过“寒风刺骨”这个词,也学过一句诗:“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当时,无法理解 “寒风刺骨”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寒风与梅花,又有何种关系?直到我在寒冬体验到了何为 “寒风刺骨”,在春天亲闻到了梅花香,终于明白了这句诗的含义。回想这段在北京学习的日子,经历了不少困难与挫折,这些经历,不就是所谓的 “寒风彻骨”吗?虽然这种感受是如此不好受,但若将之化为成长的养分,坚持下来,焉知日后这养分不会成就出一棵梅花?
花
我爱北京之春,爱那处处繁花似锦的景象。每隔几天,走在同样的路上,总会有不同的惊喜与感触。
至今还忘不了,那初次与一棵白玉兰相遇的感动。那个下午,我独自漫步在校园里,在一个转弯处,不经意瞥见一棵开满了白色花朵的树。我来到那棵树下,抬头欣赏树上的白花。在蓝天的衬托下,阳光的点缀下,那白花正闪烁着白光。微风吹来,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想起了《一棵开花的树》这首诗:“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望着那些落在地上的白色花瓣,我心生惋惜。来不及与它们相遇,它们就凋零了。我想,自己与这棵玉兰花,又是经历了多少世、累积了多少缘,才在这一世得以在它开得最美丽的那一刻相遇?那个当下,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事儿。世间的所有相遇,都不是巧合;世间的所有错过,都不是偶然。
雪
一直渴望能在有生之年看一场雪。终于,我在北京圆了这个美梦。看见雪花落在掌心上的那一刻,心中的兴奋与感动,久久无法平伏下来。我细看片片雪花,才发现原来每一片雪花都有着不同的精美形状,这更让我对大自然神奇的力量赞叹不已。
下雪的北京,多了一份古典的韵味。我去故宫,看红墙白雪,感受那历史的厚重;我去后海,看那宛如水墨画的胡同,感受那老北京的生活气息;我去香山,看白雪覆盖在古树松柏上,远处白皑皑一片,感受那宛如童话里的冰雪世界。
那下雪的夜晚,我独自站在北师大的木铎前,细看片片雪花在昏黄的灯光照射下,像点点星光落在雪地上。我细细感受那一份宁静,仿佛全世界都静止了。那静谧的夜晚,我与自己对话,多了一份继续在北京坚持梦想的勇气。
月
我想,月亮是孤独者最好的陪伴。
我爱站在宿舍前,看那一轮圆月慢慢地升起。温柔的月光,总能驱走我心中的孤寂与乡愁。离乡背井,仰望着月亮,我终于领悟到何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都说明世间没有绝对的圆满,也没有绝对的永恒。因为终究会离别,我们才更懂得相依;因为没有永恒,我们才更懂得珍惜当下。
这一年来,我从北京四季的变幻中,深刻地体会到何为世事无常。我看花开花谢、看月圆月缺;体验何为寒风刺骨,看见何为漫天飞雪。生命本无常,相遇与离别,都是世间的定律,且行且珍惜。这,就是北京的风花雪月所教会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