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协会介绍
  • 友好往来
  • 专题活动
  • 协会文化
  • 民间组织交流
  • English
首页 / 专题活动

揭晓!看外国留学生征文大赛奖项花落谁家

发布时间:2022-08-15   

8月5日,“我与北京iBeijing”2022在京外国留学生主题征文比赛颁奖式在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主办单位领导、比赛评委以及参赛院校教师及留学生代表近50人现场出席,身在海外的参赛留学生近150人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颁奖式。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代表主办方致辞,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谦、副会长王艳霞、二级巡视员戴建军等出席活动并为获奖留学生颁奖。

徐和建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仍然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外国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到北京,学习汉语知识、了解中国文化、结识中国朋友,成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使者。他们是中国故事、北京故事的亲历者、参与者、建设者,每个人都为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颁奖式上,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格桑央京教授介绍了本届比赛的评审情况并对获奖作品做了点评。她谈到本届比赛的评审原则是彰显北京地域特色、注重细节刻画描写、体现在京留学生的独特视角。同学们用语言作舟,以信念扬帆,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诉诸笔端,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真实而感人的北京故事。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数字经济新活力、迅猛发展的高精尖产业等内容贯穿在字里行间。

来自巴基斯坦的一等奖获得者李天成同学现场朗诵,他说:“从共享单车到智能滴滴再到现在随处可见的二维码付款,这里的一切都体现着人性化,有着便民利民的管理理念,它全方位、多角度地体现着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不一样便捷便利的北京管理。”

远在英国的一等奖获得者方俊杰同学线上分享了他的获奖感言。在北京留学期间,他每周都去紫竹院或玉渊潭公园,看北京老年居民热火朝天的运动,有滋有味的生活。对比他的姥姥天天在英国的养老院无聊地坐着,他希望姥姥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北京改变了我,我现在准备在网上建立自己的频道,做中英人民之间交流的桥梁”,他这样谈到对未来的规划。

此次比赛,来自太平洋岛国的留学生踊跃投稿,斐济与基里巴斯的留学生姑娘们在颁奖式现场表演了太平洋岛国风情舞。

“我与北京iBeijing”2022在京外国留学生主题征文比赛得到了广大留学生朋友的热烈响应,主办方共收到19所在京院校报送的来自五大洲64个国家的留学生的投稿作品153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5位专家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认真评审,共评选出获奖作品65篇,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11篇、三等奖20篇,优秀奖28篇。

在留学生朋友们的笔触下,有对北京“双奥之城”的赞叹,有参加志愿服务的感受,有亲历北京疫情防控的点滴,有与北京市民的温馨友谊,有在北京追逐梦想的难忘经历。留学生朋友们既是征文比赛的热情参与者,也是新时代北京蓬勃发展的亲历者,他们用真情实感讲故事、从不同的角度看北京、用优美文字表达对中国人民和北京人民的深情厚谊。

春秋十载,文镌风华。“我与北京iBeijing”在京外国留学生主题征文比赛起始于2012年,迄今已举办过五届,是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门为外国留学生走进北京、感受北京、融入北京而量身打造的“我与北京iBeijing”民间友好交流品牌活动之一。留学生朋友们在记录对北京的所思所想所感中,更加亲近、认同、热爱北京和中国,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今年参赛留学生来自以下19所高校: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华文学院。(排名不分先后)

 

电话:65256908 丨 邮箱:office@bjyx.org.cn 丨 网站地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河沿大街97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丨  备案序号:京ICP备12018194-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