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协会介绍
  • 友好往来
  • 专题活动
  • 协会文化
  • 民间组织交流
  • English
首页 / 民间组织交流

我们在联合国发声——人权理事会第50届 会议“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边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2-07-29   

在中促会的有力指导下,7月6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0届会议期间,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京促会)联合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民促会)、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共同主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边会,这是北京市社会组织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框架下积极参与议题讨论、推进重要领域多边共同治理的具体举措。来自中外有关机构的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在此次边会上开展深入交流研讨,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贡献民间智慧。

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主席李若弘指出,如何看待大气环境的全球化、健康化、人文化和现代化是对维护人权的挑战,社会要统一意志,确定落地标准、发展金融经贸、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营造出一个“和平+1”、信用与利益平衡的氛围,创造有尊严有智慧的环境,人们要不迷真性、不忘初心。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伊莎贝尔·多明戈斯阁下提出,我们需要大量沟通和共同努力,要采取根本和紧急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绿色和生态友好的世界,呼吁让每个人都致力于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京促会副会长戴建军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是全球性议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我们应当敬畏自然,珍惜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的生态环境;认可环境权与生存权、发展权的紧密联系,团结起来共同应对环境问题,这符合人类根本的利益诉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嘉宾发言集锦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环境与气候协调员本杰明·沙克特——

人权高专办已经指出,气候变化构成我们时代对人权的最大挑战。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共同作用,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也威胁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保障及发展人权需要国际合作,具体情况因国家而异,大家都应各尽所能。只要我们循着正确的道路共同努力,就能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马尔代夫前驻华大使、中国-马尔代夫文化交流协会主席莫芮德——

马尔代夫希望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领域成为减缓举措的排头兵,推出了一系列适应性举措如“沿海保护工具、社区项目”等,以尽量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重塑生态环境恢复力。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绿色一带一路项目主任刘丰蔚——

要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有效地获取可再生能源,应在当地大力开发并使用离网或微网系统;国际发展援助可以作为支持无电地区通电的重要资金和技术来源,我国在这一领域值得研究及开展援助的项目还有很多。此外,开发可再生能源也应注重项目可持续性,以及对当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世界自然基金会肯尼亚办公室非洲可持续投资项目区域主任克里斯汀·姆旺吉线上参会并发言,介绍了非洲可持续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分享了自己协调内罗毕当地可持续基础设施相关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以《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中国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必然越来越健全、功能越来越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强,对人权事业的贡献也会越来越突出。

经士智库特约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在发言中强调,保护人权需要加强气候适应与企业ESG转型,通过将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纳入企业战略、政策和程序流程,建立诚信文化,企业不仅要为其自身的长期成功奠定基础,而且还要履行对人类和地球的基本责任。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许吟隆从专业角度为与会嘉宾解读了中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强调了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韧性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表示《战略》所提出的以适应与减缓相协同原则来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为多样化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出了新思路。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在总结时指出,《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中提到的环境权利,其中有一项就是应对气候变化,具体包括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以及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三个方面,相信未来我们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上会碰撞出很多新的合作机会,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改革和创新贡献民间力量。

 

近年来,通过与联合国系统、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我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展现了大国担当,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指引下,坚定地支持并倡导各国际组织、民间组织把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永续的课题。

京促会具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观察员地位。此次边会充实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0届会议的相关内容,为更多有关机构和代表搭建了推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各方表示愿积极参与、通力协作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为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电话:65256908 丨 邮箱:office@bjyx.org.cn 丨 网站地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河沿大街97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丨  备案序号:京ICP备12018194-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422号